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4年04月18日

雪孩子越过寒冬走进春天

——西外学生董天志和母亲合著自传体小说《雪人,向夏而生》的故事

□ 记者 王梅

 

冰雪孕育出的雪孩子,走遍了整个雪原,也没有找到一个朋友,除了风。有一天,他决定去往夏天的国度,风拦住了他:“那里的阳光会把你晒化的。”可雪孩子想:“我总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啊。”于是,他穿越了66道沟谷,战胜了77匹饿狼,趟过了88条大河,翻过了99座高山,终于抵达温暖的夏天的国度。

这则故事摘自西外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董天志和母亲江月合著的自传体小说《雪人,向夏而生》。故事里的雪人就是“星星的孩子”董天志(小董)本人。今春,小说出版后,小董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有人甚至用“雪人”称呼他,他不仅不生气,反倒很开心,他说:“人生道路千万条,不聪明的孩子也终将有不聪明的路可以走。愿我们都能越过寒冬走进春天,走向梦中的彼岸,实现心中的理想。”

 

初三少年的作家梦

不懈前行的“雪孩子”

小董打小长时间沉默不语,不会说三字以上的词句,甚至不会说“爸爸”“妈妈”之外的词语,父母没少因此带着他跑医院。当时,长辈宽慰只是开口晚,医生则告诉他们,这种情况属于语言发育迟缓。可直到上幼儿园,小董依然不愿张口说话,并且拒绝与除母亲之外的人沟通交流,四处求医也依然查不出所以然来。后来,父母结合所学所查推测,小董身上的“小毛病”可能属于假性自闭。

在父母的爱与呵护下,小董成长为一名少年。尽管现在的他依然不是特别健谈,但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躲在自我世界里的“雪孩子”了。喜欢读书的他在书里结识了余华、莫言、王朔、路遥、金庸等作家,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初二那年,他萌生了要为初中生活留下些文字的想法,像他喜欢的作家那样,记录那些难忘的成长故事。今年年初,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构思书写,以《初三少年》命名的手稿终于完成。“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松江的角角落落到祖国天南海北,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令我难忘。”小董说,尽管这本作品很稚嫩,但这并不妨碍他为自己鼓掌。

天赋不佳的孩子如何收获人生美好?小董在小说里写道:“父亲告诉我一个秘籍,那就是‘终身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一直读书。”而今,他也越来越相信,只要选择了终身学习,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开阔,命运之光就会越来越闪耀。与此同时,他也想把这秘籍分享给和他一样面临类似困境的每一个人。

 

坚韧母亲的成长路

追光逐火的“筑梦人”

作为《初三少年》的第一位读者,母亲江月几乎一口气读完了小董的处女作。“是我熟悉的孩子,也是我未曾见过的孩子。”江月说,尽管儿子经常跟她交流,但有些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她也是第一次了解。透过小说,她看到了儿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的心智解锁过程与自我成长之路。

“我从未想过会进行写作。因为同我的孩子一样,我也生得平凡,活得普通。但世间一切也许都会因为对孩子的爱而改变。”这是江月写在《雪人,向夏而生》自序开篇的一段话,是她身为母亲的心灵独白。成为母亲之前,她如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盼望孩子的出生;成为母亲之后,面对上天的玩笑,她化悲歌为战歌,陪伴鼓励孩子,也自我加油打气,咬牙挺过每一个脆弱的瞬间。

为了帮助小董实现他的小梦想,江月提笔以母亲“何雨晴”的视角补充了近8万字的故事内容,讲述了父母和家庭用力托举孩子的教育实践与心路历程,并与小董的《初三少年》整合,形成母子合著的亲子养育与青春励志自传体小说。“‘何雨晴’意味‘何时迎来雨过天晴’,这是做母亲的心愿。”在《雪人,向夏而生》自序的末尾,江月说,“无论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是否拥有幸运,我们都要给他们创造幸运的可能,这是身为父母的责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